明清时期永年城一带的水域景观与士人书写Waterscape of Yongnian Cit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Scholars' Writing
刘淑娟;
摘要(Abstract):
永年城一带地处华北平原,微地貌形态复杂多样。明清时期,该地带水环境与地方社会发生了多元互动,构成丰富的城周水域景观。永年城及其周边水域景观的形成归因于区域内的降水特征、河流与城市的位置关系、城区下垫面条件等因素,也与地方社会为防御水患威胁而大兴筑堤建坝之风紧密相关。永年城一带诸景观要素之中,水闸、稻浦、莲亭是主体要素,它们集中展示出地方社会与水环境互动的丰富面向;时人多以碑刻纪念或以诗歌浓缩感怀,成为今人审视当时地方社会与水环境之间多元互动图景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KeyWords): 永年城;水患;水域景观;士人书写;明清时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史视野下华北区的洪水灾害与城市水环境研究(1368—1949)”(12CZS073)
作者(Authors): 刘淑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许继清.黄泛平原“水域古城”的生成与演进[D].福州:东南大学,2009.
- [2]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J].城市规化学刊,2007(5):85-91.
- [3]吴宏岐,张志迎.黄泛平原古城镇水域景观历史地理成因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1):145-149.
- [4]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区适应性“水城”景观及其保护和建设途径[J].水利学报,2008,39(6):688-696.
- [5]安介生.历史时期江南地区水域景观体系的构成与变迁——基于嘉兴地区史志资料的探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21(4):17-29.
- [6]安介生.明清扬州世族与景观环境之营建——以北湖地区为核心的考察[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28(4):15-30.
- [7]吴文涛.清代永定河筑堤对北京水环境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08(1):58-63.
- [8]丁圣彦,曹新向.清末以来开封市水域景观格局变化[J].地理学报,2004,59(6):956-963.
- [9]李昭淑,徐象平,李继瓒.西安水环境的历史变迁及治理对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3):39-53.
- [10]吴文涛.历史上永定河筑堤的环境效应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22(4):13-20.
- [11]潘明涛.何处是稻浦:16世纪以来滏水上游稻作的历史变迁[J].中国农史,2015(5):89-99.
- [12]李嘎.关系千万重:明代以降吕梁山东麓三城的洪水灾害与城市水环境[J].史林,2012(2):1-12.
- [13]薛惠锋,苗治平.水域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理论研究[J].人文地理,1994(2):15-20.
- [14]丁颖.试论水体景观[J].安徽建筑,2002(2):35-36.
- [15]薛惠锋.景观水资源与水域景观的相关研究[J].经济地理,1994(2):89-92.
- [16]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983,222,857.
- [17](清)朱世纬.永年县志:卷十八《灾祥》[M].雍正十一年增补本:21.
- [18](清)夏贻钰.永年县志:卷五《建置》[M].光绪三年刻本:1.
- [19]河北省永年县地名委员会.永年县地名志[M].内部资料,1984:332.
- [20](清)孔广棣.永年县志:卷八《山川》[M].乾隆二十二年刻本:3.
- [21](明)宋祖乙,申佳胤.永年县志:卷一《附水利》[M].崇祯十四年刻本:17.
- [22](清)夏贻钰.永年县志:卷十一《风土》[M].光绪三年刻本:1.
- [23](清)夏贻钰.永年县志:《凡例》[M].光绪三年刻本.
- [24](明)宋祖乙,申佳胤.永年县志:卷七《诗歌》[M].崇祯十四年刻本:44.
- [25](清)孔广棣.永年县志:卷四十四《诗》[M].乾隆二十二年刻本:12,16,23.
- [26](清)朱世伟.永年县志:卷十七《艺文·重修莲亭碑记》[M].雍正十一年增补本:89.
- [27](明)宋祖乙,申佳胤.永年县志:卷一《古迹》[M].崇祯十四年刻本:24.
- [28]张建华.邯郸辞典[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669.
- [29](清)李鸿章.畿辅通志:卷一百一拾六《经政二十三·学校三》[M].光绪十至十二年刻本:4594.
- [30](明)宋祖乙,申佳胤.永年县志:卷七《艺文》[M].崇祯十四年刻本:49.
- [31](清)朱世伟.永年县志:卷十七《艺文》[M].雍正十一年增补本:106.
- [32](清)夏贻钰.永年县志:卷四十《艺文》[M].光绪三年刻本:27.
- (1)杜秉彝:《广平府创建济民闸记》(嘉靖四十一年),该碑现存于永年县。
- (2)张学颜:《广平府敕建润民闸记》(万历十六年),该碑目前在永年县西王庄北。
- (3)如弘治元年的李进《利民闸记》、成化二十三年的王衡《利民闸记》、万历二十八年的蓋国士《重修利民闸记》、嘉靖三十年的崔锐《惠民闸记》、嘉靖九年的张润身《惠民闸记》、万历七年的申佐《重建阜民闸记》、万历十六年的张学颜《重修惠民闸记》、《润民闸记》,崇祯十四年的申佳胤《新建广济闸碑记》,嘉靖四十三年的余有丁《安民闸记》。
- (1)碑高约1.8米,宽约0.8米,原在清晖书院内,现保存于城内北街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