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释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Reinterpretation of Marx's Critical Theory of Ideology——Fro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nomy
梁雪玉
摘要(Abstract):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与其政治经济学研究始终交织在一起。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相关发展伴随着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和作用机制认识的深化。这主要表现在:对于国民经济学的思考,使意识形态批判思想开始摆脱哲学思辨的框架和范式;对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认识,使意识形态批判思想进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之中;对于抽象和具体辩证方法的理解,使意识形态批判思想能够结合具体经济关系进行考量。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有助于认清掌握政治经济学方法、拥有政治经济学视野的重要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紧迫性,以及始终坚守理想信念的必要性。
关键词(KeyWords): 意识形态;国民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项目(教社科厅函[2020]14号-12)
作者(Author): 梁雪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2]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3] 拉雷恩.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M].张秀琴,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 [4] 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2版.孙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 [5]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6]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7] 孙乐强.意识形态的魔力与主体的祛魅:哲学视域中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雾月十八日》[J].学海,2011(2):146-150.
- [8] 罗宾逊.全球资本主义论:跨国世界中的生产、阶级与国家[M].高明秀,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 [9] 赵刘洋.中国经济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前瞻性理念[J].学习与实践,2021(5):52-60.
- [10] 刘雄伟.《资本论》的辩证法改造及其对虚无主义的超越[J].哲学动态,2021(2):5-14.
- [11] 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