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v.41;No.181(02) 86-9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黄河流域灰水足迹评价及灰水效率驱动因素研究
Grey Water Footprint Evaluation and Grey Water Efficiency Driving Factor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张俊,汪辉

摘要(Abstract):

基于2007—2019年的黄河流域省际面板数据,测度了黄河流域的灰水足迹及灰水效率,利用标准差椭圆和自然断点法揭示了黄河流域的灰水足迹及灰水效率的时空演进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黄河流域灰水效率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黄河流域灰水足迹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农业灰水足迹是重要来源;黄河流域灰水足迹的空间范围呈扩散趋势,呈现稳定的“东北—西南”方向分布;黄河流域灰水效率的时空迁移特征表现为高效率区范围先缩小后扩大,较低效率和低效率区范围逐渐缩小;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黄河流域灰水效率以正向影响为主,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灰水效率以负向影响为主,播种面积对黄河流域灰水效率的作用方向存在差异性。上述发现为黄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及水资源利用提供了理论与经验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灰水足迹;驱动因素;时空地理加权回归;黄河流域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促进安徽乡村人才振兴的长效机制研究”(AHSKY2018D88);;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环境分权、政绩偏好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研究”(SK2019A0500)

作者(Author): 张俊,汪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