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v.41;No.181(02) 104-11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非王禄则军饷”——明代山西赋税征收特征与弃农从商趋势的形成
“Either Seigniors' Demand or Military Pay”——Characteristics of Taxes Collection in Shanxi and Formation of Commercialization Trend in the Ming Dynasty

薛冰

摘要(Abstract):

明代山西太原府、大同府和潞安府分别是晋王、代王、沈王的封地。这些藩王权倾一方,世袭罔替,食禄而不治事,成为地方财政一大负担。王朝中后期,宗藩扩大了对民田的强占兼并,农民不断失去可依附的土地。此外,山西毗邻北方边境,地方政府需要负担繁重的赋税粮饷以维持边防开销,每逢战时状态,还要加派征收。以上因素导致田地不足耕,粮税不足缴,当地百姓逐渐成为自由劳动力。为了获得足够的岁禄和军饷,在财政白银化的趋势下,山西加速实行赋税折银制。白银流通带来的商品经济发展促使解放双手的百姓弃农从商,加速了晋商群体的形成。通过对明代山西历史文献资料和经济数据的寻究探赜,以期还原晋商起源的历史轨迹、社会背景、发展要素以及农—商身份的转换过程。

关键词(KeyWords): 藩王;岁禄;边饷;晋商;货币白银化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薛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