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司法生态设计下司法责任伦理的检视与重塑The Review and Reconstruction of Judicial Responsibility Ethics under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Judicial Ecology
曹重阳,叶晓川
摘要(Abstract):
智慧司法生态设计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减轻法官群体的非诉讼任务,但同时在法官责任终身制的背景下,智慧司法制度极易成为该群体“去责任化”的“避风港”。智慧司法平台的应用,使得司法决策者的决策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司法责任的认定程序及结果也随之发生改变。从“卢米斯案”来看,针对数字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多是关注算法风险及程序正义等问题,忽略了数字技术对现有司法责任伦理的冲击。司法活动的数字技术应用将导致司法责任规避的法理复杂化和多元化,极易在司法系统内形成“数字避风港”的倾向。因此,在拥抱数字技术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其对司法责任伦理的冲击,构建起数字时代的司法责任体系才是完善智慧司法生态制度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KeyWords): 智慧司法;人工智能;司法责任;责任推诿;技术伦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委托研究专项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究”(2022FZSX01)
作者(Author): 曹重阳,叶晓川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刘品新.智慧司法的中国创新[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29(3):81-101.
- [2] 帅奕男.数字时代的司法范式转型[J].求是学刊,2021,48(6):121-133.
- [3] WITTEVEEN W J.Reading vico for the school of Law[J].Chicago-Kent Law Review,2008,83(3):1198-1223.
- [4] 施鹏鹏.法国的司法数字化改革[N].检察日报,2019-05-29(5).
- [5] 张文显.构建智能社会的法律秩序[J].东方法学,2020(5):4-19.
- [6] 陈嘉明.建构与范导:康德哲学的方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257,281-282.
- [7] 高童非.数字时代司法责任伦理之守正[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1):151-172.
- [8] 郭晓飞.“去责任化”的司法责任制?:司法责任制话语构建中的断裂[EB/OL].(2021-11-12)[2022-06-06].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php?id=15460.
- [9] 闫坤如,曹彦娜.人工智能时代主体性异化及其消解路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4):25-32.
- [10] 王小芳,王磊.“技术利维坦”: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的潜在风险与政府应对[J].电子政务,2019(5):86-93.
- [11] 姚佳.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体系:基于数字时代个体权利的多维观察[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2,25(2):87-99.
- [12] 陈瑞华.法官责任制度的三种模式[J].法学研究,2015,37(4):4-22.
- [13] 高童非.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卸责机制:以法院和法官为中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5):102-119.
- [14] 周尚君,伍茜.人工智能司法决策的可能与限度[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22(1):53-66.
- [15] 张保生.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法理学思考[J].法学评论,2001(5):11-21.
- [16] 宋远升.功能性理解司法伦理:实用司法伦理主义[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3):14-18.
- [17]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98-399.
- [18] 罗杰·J.迈纳.我们该如何选任法官[M].何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6.
- [19] 邹川宁.司法理念是具体的[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455.
- [20] 黄伟文.从道德责任到职业伦理:法官责任的道德性[J].广东社会科学,2017(5):224-234.
- [21] 郭锐.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及其治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6):18-23.
- [22] 卡鲁姆·蔡斯.人工智能革命[M].张尧然,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3-148.
- [23] 陆幸福.人工智能时代的主体性之忧:法理学如何回应[J].比较法研究,2022(1):27-38.
- [24] 张新平,章峥.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主体地位及其法律治理[J].中国科技论坛,2022(1):161-171.
- [25] 刘艳红.人工智能法学的“时代三问”[J].东方法学,2021(5):32-42.
- [26] 张文显.法理学[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68.
- [27] 张凌寒.网络平台监管的算法问责制构建[J].东方法学,2021(3):22-40.
- [28] 李政权.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责任理论审思:以智能机器人为切入点[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5):78-87.
- [29] 郑智航.人工智能算法的伦理危机与法律规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1,39(1):14-26.
- [30] 曲蓉.人工智能责任伦理的可能性条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11):49-55.
- [31] 彭诚信,陈吉栋.论人工智能体法律人格的考量要素[J].当代法学,2019,33(2):52-62.
- [32] 朱振.归责何以可能:人工智能时代的自由意志与法律责任[J].比较法研究,2022(1):39-54.
- [33] 王申.司法责任伦理是法官存在的必要条件[J].江海学刊,2016(4):131-140.
- [34] 夸梅·安东尼·阿皮亚.认同伦理学[M].张容南,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3:60.
- (1)See State v.Loomis,881 N.W.2d 749(Wis.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