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重整中专业机构的角色重塑——基于对预重整性质的界定和司法实践的反思Role-reestablishment of Intermediary Agencies in Pre-reorganization——Based on Reflections on Definition of Pre-reorganization and Juridical Practice
邹建华
摘要(Abstract):
在正式重整中,专业机构通常以管理人身份负责债务人财产的管理及处置等工作。出于对预重整设立目的的考察、对正式重整的尊重,以及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保护,预重整应定义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庭外重组,而在实践中地方法院往往将预重整理解为一种司法程序,专业机构因此继续扮演“管理人”一角。回归预重整作为特殊庭外重组本质属性,“管理人”模式严重压缩利害关系人意思自治空间、扭曲预重整基本目标功能,以及阻碍破产法市场化发展顺流。借鉴域外经验,专业机构在预重整中应重新被定位为债务人的辅助机构,其选任、职责义务及报酬费用等方面均应实现司法“弱介入”甚至是“不介入”。
关键词(KeyWords): 预重整;正式重整;破产;管理模式;专业机构;管理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支持计划项目(2022-KY-32)
作者(Author): 邹建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王欣新.破产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74-76.
- [2] 王欣新.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预重整制度[J].政法论丛,2021(6):73-85.
- [3] 王欣新.预重整的制度建设与实务辨析[J].人民司法,2021(7):95-100,105.
- [4] 张艳丽,陈俊清.预重整:法庭外重组与法庭内重整的衔接[J].河北法学,2021,39(2):43-58.
- [5] 胡利玲.预重整的目的、法律地位与性质:基于对我国预重整地方实践的反思[J].东方论坛,2021(4):1-12.
- [6] 邹海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破产重整制度的适用[J].法律适用,2017(3):57-66.
- [7] 高丝敏.破产法的指标化进路及其检讨:以世界银行“办理破产”指标为例[J].法学研究,2021,43(2):193-208.
- [8] 陆晓燕.“府院联动”的建构与边界:围绕后疫情时代市场化破产中的政府定位展开[J].法律适用,2020(17):89-99.
- [9] 王佐发.预重整制度的法律经济分析[J].政法论坛,2009,27(2):100-112.
- [10] MCCONNELL J J,SERVAES H.The economics of prepackaged bankruptcy[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10,4(2):93-98.
- [11] 张婷,胡利玲.预重整制度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20:76-78.
- [12] 徐亚农.破产审判的温州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13-21.
- [13] 何旺翔.德国的破产计划制度:公平与效率前提下的高度意思自治[J].江海学刊,2007(6):127-130.
- [14] 李曙光.论我国《企业破产法》修法的理念、原则与修改重点[J].中国法律评论,2021,42(6):25-40.
- [15] 徐阳光.依法推进市场化破产重整程序的有效实施[J].人民法治,2017(11):17-23.
- [16] 陆晓燕.运用法治手段化解产能过剩:论破产重整实践之市场化完善[J].法律适用,2016(11):68-76.
- [17] OMAR P.Goode on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insolvency law[J].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Review,2019,28(1):132-134.
- [18] 丁昌业.英国破产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5.
- [19] 查尔斯·J·泰步.美国破产法新论[M].韩长印,何欢,王之洲,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1147-1150.
- [20] 高丝敏.我国破产重整中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完善:以信义义务为视角[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7(3):56-69,160.
- [21] 谢肇煌.公司重整中的债务人自行管理:功能定位与权责配置[J].天府新论,2021(3):111-123.
- [22] 李曙光.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多维解构及其改进[J].法学评论,2022,40(3):9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