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会知识的语境分析——以诗歌为例Contextual Analysis on Tacit Knowledge——Take Poem as an Instance
漆捷;
摘要(Abstract):
从哲学层面阐释意会认知的重要本质是它的不可充分言说性,指出意会与言传的关系从本质上是思维到语言的渐次传递过程。以诗歌为典型语境,从四个方面揭示出诗歌的意会本质及其重要的哲学意义,指出诗歌的本质是"难以言说"的。
关键词(KeyWords): 意会;言传;意会知识言传化;诗歌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漆捷;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陶东风.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 [2]王书良,李煜.中国文化精华全集:文学卷[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421.
- [3][美]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GEB——一条永恒的金带[M].乐秀成,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34.
- [4][美]马斯洛.关于高峰体验的几点体会[M]//张首映.审美形态的立体观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31.
- [5][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4-75.
- [6][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46.
- [7](清)李渔.闲情偶寄[M].李树林,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1.
- [8][德]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M].戴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