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哲学观视角下生态文明价值意蕴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ts Value Impl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Ecological Philosophy
贾婕;
摘要(Abstract):
生态文明是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之后思想意识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应运而生的,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性,同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是价值定位的转变,是一种新的价值选择。文章基于马克思生态哲学观对生态文明价值意蕴进行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观的精髓,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反思其困境的本质所在,探讨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致思取向。
关键词(KeyWords): 马克思生态哲学观;生态文明;价值意蕴;五位一体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西省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低碳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机制研究”(W20171010);; 太原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W20162002)
作者(Authors): 贾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进蒙.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探析[J].理论月刊,2008(8):21-23.
- [2]张进蒙.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5-38,74.
- [3]张秀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新发展[J].学理论,2014(7):9-10.
- [4][英]杰拉尔德·G·马尔腾.人类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M].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66-129.
- [5]刘文英.儒家文明——传统与传统的超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19-65.
- [6]海尔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6-78.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9-124,122.
-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23.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59-292.
- [10]魏海青.生态文明发展形态的新定位[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3):46-49.
- [11]郭溪土.1947年晋察冀版《毛泽东选集》的特点[J].党史文苑,2016(2):22-23.
- [12]饶勇.增强共产党人忧患意识:学习毛泽东寻乌调查和兴国调查的思考[J].党史文苑,2016(2):28-30.
- [13]胡乐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取向[J].当代经济研究,2011(9):21-25.
- [14]姜言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遵循的三个原则[J].潍坊学院学报,2005(5):48.
- [15]程鹏.和谐社会视阈下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4.
- [16]胡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