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多样与职业分化:近代晋南农民的生存策略Livelihood Diversity and Occupational Differentiation:The Survival Strategies of the Modern Farmers in the South of Shanxi
张爱明;
摘要(Abstract):
以生态环境的视角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晋南村庄为个案,发现在山区经济较为发达的村落,农民除了必要的农事劳作还兼营山区副业,这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繁荣了基层市场。独特的社会生态环境使得晚清民国年间晋南农村的客民数量大增,他们在生产资料短缺的情况下,多从事手工技艺与商贩贸易等更为边缘、艰辛的职业。移民群体的进入拓展了本地农民的生存渠道。生态与移民是晋南农民生计多样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KeyWords): 晋南;生态环境;山区副业;移民;生计方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20世纪前六十年的山西乡村地权——基于集体化时期农村档案的研究”(2014304)
作者(Authors): 张爱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 [2]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 [3]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 [4]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 [5]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 [6]虞乡镇源头、西坦朝村阶级成分登记表[Z]//内部资料.太原: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藏,1966.
- [7]李金铮.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的十大论争[J].历史研究,2012(1):171-189.
- [8](民国)虞乡县新志[M]//中国方志丛书.台北:台湾成文社,1968.
- [9](清)周大儒.虞乡县志[M].刻本(乾隆五十四年),1789.
- [10]《山西通志》编纂委员会.(光绪)山西通志[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3.
- [11]安介生.清代山西境内“客民”刍议[J].晋阳学刊,1998(6):90-95.
- [12](清)崔铸善,陈鼎隆.虞乡县志[M].刻本(光绪十二年),1886.
- [13]王英宏.蒲州青柿饼[M]//永济文史资料第5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 [1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 [15]费孝通.江村经济[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 [16](民国)新绛县志[M]//中国方志丛书.台北:台湾成文社,1976.
- [17]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4卷:内地的农村[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