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v.34;No.143(06) 76-8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论晚明艺术的情感本性观念与形式意味
On the Concept of Emotional Nature and Form Meaning of the Late Ming Art

吴衍发;

摘要(Abstract):

基于一般艺术学的理论和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考察晚明绘画、戏曲、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园林等门类艺术的本性观念和感性形态,揭示其共通的情感本性和形式意味。晚明各门类艺术都把情作为艺术的本质,把情提升到本体论高度,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性,致使晚明艺术主体的情感意味更加浓厚,艺术形式的审美意味愈益强化,从而拓展和丰富了中国艺术的情感本体论研究,真正建立起中国艺术的情感本性观念,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影响深远。

关键词(KeyWords): 晚明;情感本性;形式意味;感性形态;艺术观念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晚明书画消费与文人生活”(16BA008)

作者(Authors): 吴衍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