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化关系的历史论争及启示——以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为例The History Argu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 and Moderniz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aking the “Culture Fever” in the 1980s as an Example
余文好;
摘要(Abstract):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关于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化关系的论争,可以清醒地看到,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中华传统美德是现代化的精神动力,现代化也给中华传统美德带来挑战与冲击。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的,既要注重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又要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
关键词(KeyWords): 中华传统美德;现代化;历史论争;启示价值;“文化热”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研究”(GY-Z15013)
作者(Authors): 余文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宗桂.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0-141,406-407.
- [2]方克立.现代新儒家与中国现代化[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41,289.
- [3]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29.
- [4]刘大涛.“萨特热”与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启蒙[J].学术探索,2012(4):1-5.
- [5]胡安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意识的嬗变与执政党的思想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6(6):626-631.
- [6]李萍.现代道德的传统承接:可能与实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
- [7]甘阳.古今中西之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0.
- [8]张旭东.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1.
- [9]陈哲夫.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1126.
- [10]何新.对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再思考---评海外新儒学[J].社会科学辑刊,1987(2):21-28.
- [11]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大陆讲学、答疑和讨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23,14-15.
- [12]景海峰.编儒家思想与现代化---刘述先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93-299.
- [13]张岱年.思想·文化·道德[M].成都:巴蜀书社,1992:373-376.
- [1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 [1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96,101.
- [16]陈永森.“汽车化”还是“去汽车化”---基于城市空间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2):1-6.
- [17]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01).
- [18][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4.
- [19]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N].人民日报,2014-09-25(01).
- [20]李德顺.怎样科学对待传统文化[J].求是,2014(22):53-55.
- [21]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重排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
- [22]陈桂蓉.关于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4(5):18-22.
- [23]大汗.“女德班”在倡导“女德”还是在扼杀女性[N].羊城晚报,2014-09-23(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