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v.35;No.149(06) 65-7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马克思友善观的三重视界及其时代价值
Triple Vision of Marxist Concept of Friendship and Its Time Value

范五三;

摘要(Abstract):

马克思友善观是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生成的,对资产阶级所倡导的"伪善""博爱"和"道德"等观念的批判与超越是实现无产阶级友善观的理论前提。马克思友善观的生成逻辑是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利益需求"为分析理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延展开来的。全面准确解读马克思友善观的历史语境和生成逻辑,以获得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基本理据与实践理性。

关键词(KeyWords): 马克思;友善观;历史语境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研究”(FJ2016C069)

作者(Authors): 范五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