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的译者审美心理研究——以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为例A Study on the Translators' Aesthetic Psycholog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Taking as an Example Lin Yutang's English Version of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康艳;
摘要(Abstract):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兼具读者、创作者的双重身份,因此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心理是一种复合多元的过程。译者的审美趣味、审美期待、审美能力,以及在审美再现时对目标读者审美期待的满足,都将决定译作的品位和水平。研究译者的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心理构成,有助于从传统的对结果导向的翻译标准的研究转向对过程导向的翻译主体研究。
关键词(KeyWords): 译者;审美趣味;审美期待;审美能力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苏省高校哲社项目“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2012SJD740019)
作者(Authors): 康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 [2]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 [3]林语堂.《浮生六记》后记[M].沈复.浮生六记.林语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版社,2005.
- [5]林语堂.《浮生六记》译者序[M].沈复.浮生六记.林语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 [6]王兆胜.林语堂与沈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7):76-79.
- [7]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四卷[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8]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 [9]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 [10]林语堂.论翻译[C]//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 [11]杨柳.通俗翻译的“震惊”效果与日常生活的审美精神[J].中国翻译,2004(4):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