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以四大城市群为例The Impact of Production-Oriented Services Agglomeration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A Case Study of the Four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陈银忠,杨楠,李海燕
摘要(Abstract):
文章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不同集聚模式,利用我国四大城市群的59个地级市2005—201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四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研究结论是可靠的,但不同集聚模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进一步从区域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作用方向、作用阶段和极值点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从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推动我国四大城市群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群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值链视域下重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机理与路径研究”(2019YBGL005);; 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自贸区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sisu2018010)
作者(Author): 陈银忠,杨楠,李海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BRYSON J R.Business service firms,service space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J].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1997,9(2):93-112.
- [2] GLAESER E L.Learning in citie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9,46(2):254-277.
- [3] ESWARAN M,KOTWAL A.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8(2):401-420.
- [4] 林秀梅,曹张龙.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1):30-37.
- [5] 裴耀琳,郭淑芬.资源禀赋约束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J].软科学,2021,35(1):62-67.
- [6] 郝大江,张荣.要素禀赋、集聚效应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J].经济学家,2018(1):41-49.
- [7] 曾艺,韩峰,刘俊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了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36(5):83-100.
- [8] 张建华,曾依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变迁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9(13):171-174.
- [9]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4):83-95.
- [10] 惠炜,韩先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了地区劳动生产率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3(10):37-56.
- [11] 张纯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地区与行业差异的视角[J].技术经济,2019,38(12):113-119,125.
- [12] 高康,原毅军.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如何推动制造业升级?[J].经济评论,2020(4):20-36.
- [13] 贺祥民,赖永剑.产业融合对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经验证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9):3-8.
- [14] 余奕杉,高兴民.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J].企业经济,2021,40(8):125-137.
- [15] 高康,原毅军.空间视域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20,42(6):108-119.
- [16] 李斌,刘子琳.专业化、多样化与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7):49-54.
- [17] 于斌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集聚外部性与城市规模约束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2):30-43.
- [18] 韩君,张慧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能源消费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36(7):42-61.
- [19] 陆凤芝,王群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雾霾污染治理[J].软科学,2021,35(4):1-7,27.
- [20] 余奕杉,卫平,高兴民.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中国283个城市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21,43(4):54-65.
- [21] 吉亚辉,甘丽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34(7):46-53.
- [22] 张雪薇,宗刚,朱慧珂.高铁开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变迁视角[J].软科学,2021,35(2):38-45.
- [23] 张志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基于珠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40(5):121-127.
- [24] 韩先锋,宋文飞,李勃昕.互联网能成为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新动能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9(7):119-136.
- [25] 李红,卢万国,韦永贵.城市效率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广东广西为例[J].城市问题,2018(3):66-75.
- [26] 李斌,杨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J].产业经济研究,2020(1):128-142.
- [27] 莫莎,欧佩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基于我国275个地级城市的证据[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5):17-27.
- [28] 苏晶蕾,陈明,银成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机理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8(2):41-47.
- [29] 郭将,贺昕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经济论坛,2022(1):40-47.
- [30] BRUNO D,Edmund S P.U.S.Monetary Policy and the Prospective Structural Slump[EB/OL].(2007-06-26)[2022-01-09].https://papers.ssrn.com/so13/Delivery.cfm?abstractid=1793209.
- [31] RAMOS R,JORDL S,MANUEL A.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human capital:the role of overeducation[J].Reg Stud,2012,46(10):1389-1400.
- [32] 扶涛,王方方,薛勇军.人力资本与制造业升级匹配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20,36(6):71-74.
- [33] 李春涛,张计宝,张璇.年报可读性与企业创新[J].经济管理,2020,42(10):156-173.
- [34] 铁瑛,张明志,陈榕景.人口结构转型、人口红利演进与出口增长: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9,54(5):164-180.
- [35] 苏晓艳,李镇南.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促进高新企业技术创新吗?: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22(1):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