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祥健;唐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高度关注价值冲突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从研究价值冲突的历史背景、概念、根源、分类与表现形式,以及消解价值冲突的机制、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系统梳理国内学者的主要成果和观点,并提出需要继续深化之处:挖掘经典作家的价值冲突思想;全面理解和概括价值冲突的概念、根源和分类;从现实的角度寻求消解价值冲突的机制、途径和方法;关注价值冲突的正面功能和域外研究。
2018年06期 v.36;No.15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6 ] - 王继明;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在改革开放40年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既坚守底线,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又与时俱进,敢闯敢试,勇于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定"四个自信",成功开辟出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人民应该而且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2018年06期 v.36;No.155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7 ] - 夏琼;罗颖;
为民办实事是习总书记在浙江省工作期间,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八八战略"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习总书记指出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为民办实事重在办事、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从2003年开始,浙江省每年推出十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呼声最高,要求最强烈的问题,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称赞。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论述及其长效机制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做出了重要的探索。
2018年06期 v.36;No.155 12-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崔昆;
核心价值是"体系"与"观"构成的总体。围绕"体系"与"观"内涵及其关系等问题,遵从一定推演逻辑,构成了核心价值现象的内在结构。此结构内,"体系"并非"核心价值的体系"而是"核心的价值体系",其实质是"世界观生发价值观系统"现象,"观"是通过"体系"中的世界观对时代"核心问题"观照的结果。核心价值现象是"应然性"价值指引与"实然性"世界观的统一,是应对时代的信仰体系,不能简化为纯价值概念问题。
2018年06期 v.36;No.155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王译;
2018年3月《监察法》出台后,"留置"取代"两规""两指"及职务犯罪侦查的部分刑事强制措施,整合党内纪律检查、行政监察与职务犯罪侦查职能,但因实践中启动条件的差异导致适用同一标准之留置有违比例原则。因此,立法应将留置之适用条件、方式及其限度依照比例原则作类型化处理,否则极易导致被留置人人身自由权利受到侵害。基于检察机关刑事司法审查职能,除审查起诉时对监察委调查证据合法性进行审查外,还应就留置适用合法性进行审查。由于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保留检察机关有限自侦权,因此适用留置还是刑事强制措施决定于法律帮助权是否允许介入及因超期、违法限制人身自由引发的国家赔偿究竟由哪类主体承担。
2018年06期 v.36;No.155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01 ] - 王俊芳;
在裁判说理改革被纳入司法改革大部署的背景下,凌斌教授发文指出,中国司法的裁判文书缺乏说理,不能简单归咎于法官的腐败、无能或缺乏督促机制;影响裁判说理的因素既有普遍原因,也有当代中国特定的"法民关系"这一特殊原因。文章认为,凌斌教授对裁判说理的常见理论解释的驳斥难以成立,对影响裁判说理方式之普遍因素的论证不充分,也高估了所谓"积极法民关系"对法官裁判说理的影响,其法民关系决定裁判说理方式的结论值得商榷。
2018年06期 v.36;No.155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4 ] - 任俊琳;梁晋超;
法律是对社会关系的规范,应当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此,我国可以考虑将味觉商标纳入可注册商标的范围内。对注册的审查,实质要件集中在显著性、非功能性、禁止性和混淆性四个方面,形式要件审查时应将商标表现物提交方式及审查手段与科技发展相结合,以提高审查的时效性和客观性。另外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味觉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完善。
2018年06期 v.36;No.155 35-3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陈王龙诗;
改善乡村司法是印度法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给乡村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保障,印度先后建立起司法潘查亚特体系和乡村法庭体系。司法潘查亚特体系立基于印度传统的乡村潘查亚特制度,是向本土资源求智慧的产物。乡村法庭体系则脱离了潘查亚特传统,实际上是正式法院系统向乡村偏远地区的延伸。对于同为文明古国和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而言,印度乡村司法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2018年06期 v.36;No.155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2 ]
- 王燕九;
"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人与自然的矛盾、世界历史的形成和世界多元文明共同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会遇到诸多困难,它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通过量的积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其前途是光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批判旧世界的同时继承了旧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并在继承旧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开创新世界。
2018年06期 v.36;No.155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3 ] - 王亚莉;
1928—1933年,中国西北地区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大旱灾,陕北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死亡与流迁,有的灾民不堪饥荒和苛政沦为匪寇,买卖妇女与儿童现象尤为严重。当时的陕西省政府成立了赈灾机构,对受灾民众进行救济和安置。但由于其赈灾不力,导致民怨沸腾。后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能够站稳脚跟与这场灾荒引发的基层社会变动存在一定关联。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将赈济灾民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颁布法令法规安置灾民和难民,推行婚姻新政改变民众的传统生育观,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降低妇婴死亡率等以增殖人口。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人丁不旺"的社会问题,增强了民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边区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
2018年06期 v.36;No.155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9 ] - 张燕;董志磊;
清代京畿地区作为靠近政治中心的畿辅重地,不仅灾荒救济制度完备,而且灾荒救济的主体也呈现多元性的特点,其中商人群体的参与往往成为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清代京畿灾荒救济中的商人,作为救助主体的地方民间力量,其参与涉及钱财募捐、物资抚恤、救助机构等形式,这不仅体现了清代京畿商人对提高社会地位、声望和地方权威的追求,更显示了清代京畿商人与地方社会的良好互动。
2018年06期 v.36;No.155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