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237404

哲学与历史研究

  • 本然·实然·应然:个体道德实践的多维考察

    王增福;

    行为主体在道德实践中以原初善性为逻辑起点,在人的自然之感性和自由之理性两种视域中展现个体道德实践在功利与道义之间抉择的本然样态。个体在生活实践中由于面临物质欲望与责任担当的双重纠葛而陷入矛盾选择,从道德判断之动机与效果的二元认知体现个体道德实践的实然状态。在日常经验的博弈中,个体将理性地走向以至善和自由为诉求的终极关怀,彰显个体伦理行为的应然维度。当下中国正面临德性与幸福能否共进的追问,我们应从个体道德实践的三重维度思考如何走向"道德幸福"的至善境界,反对道德虚无主义,真正实现道德规范个体伦理行为和维护共同体公共利益的功能。

    2017年02期 v.35;No.145 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8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4 ]
  • 《周易》安全哲学思想研究

    郭丽娟;

    文章以《周易》为蓝本,旨在寻找解决当前频发的各类"安全"问题的方法。以忧患为核心的世界观表达了对安全的追求和对危险的担忧,由此构成了安全世界观的内容,本着树立忧患意识,吸收"善补过则无咎"的思想,强化对个人责任和使命的内在反省。其安危转换思维是阴阳对立统一关系在安全问题上的体现,形成安全方法论,应深化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居安思危,面对危险不退却,险中求胜方能转危为安。

    2017年02期 v.35;No.14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追问公民政治教育的所以然——以哲学家霍布斯的视角

    王军伟;

    霍布斯对哲学的定义要求哲学能够"产生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结果",这说明哲学本身并没有内在价值,其价值体现在其自身以外的实际结果上,同时也暗示公民大众无须学习哲学就能享受到哲学带来的结果,但哲学会诱使他们启用自己的私己判断,而私己判断是引起意见纷争从而引致国家解体的罪魁祸首,不许公民大众思考哲学同时又希望他们运用自己的公民义务,这个悖论只有依靠政治教育才能加以解决。

    2017年02期 v.35;No.14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巴门尼德的存在之路及其现代意义

    陈中雨;

    存在包括三个领域:实在论、观念论和指称论。在《巴门尼德著作残篇》中,巴门尼德通过太阳神女儿们的指引,走出了黑夜和白昼区分大门,进入了存在之为存在的永恒生成之力的居所,探讨了存在和非存在的问题。存在之为存在是天地、自然和万物生成的实存之路,女神教导人们不但要理解实存之路,更要理解凡人的见识。《巴门尼德著作残篇》的存在思想,探讨了存在的否定上升之路与肯定的下降之路,代表了不同层级的存在思想,为西方实在存在论、观念存在论和指称存在论的发展提供了逻辑基础。

    2017年02期 v.35;No.145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7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2 ]
  • 哈索克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主体观的继承与发展

    杨轲珂;杨小爱;

    马克思主义主体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从性别视域探讨主体观的哈索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应运而生。哈索克强调性别在主体观中的重要性,即女性所具有的认知优势,探讨女性主体"现实的人"的本质属性及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其特殊的生活经验的真实性,是对长期被资本主义父权制下马克思主义及其追随者所忽视的现象的一种补充与完善。

    2017年02期 v.35;No.14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1 ]
  • 生涯求助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李海星;芦朝霞;李和凤;

    对国内外关于生涯求助影响因素的研究做了梳理和总结,这些研究主要涉及人口统计学变量、社会文化变量和心理变量三个方面,心理变量可能是影响生涯求助的主要变量;讨论了生涯咨询与心理咨询的关系问题;指出因生涯咨询的社会需求以及内容、特点等方面与心理咨询差异明显,相应的咨询策略、方法存在性质上的不同,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2017年02期 v.35;No.145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9 ]
  • 论东汉末年的国家认同——以“挟天子”为中心的考察

    范香立;

    东汉末年,"挟天子"是各势力集团的普遍认识,通过挟天子可令士人趋之若鹜,豪杰转变态度,实现号令天下之目的。传统观点习惯将"挟天子"视为一种政治策略,而忽视了"挟天子"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时人对东汉王朝的国家认同。东汉末年的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乃心汉室"的正统观和注重臣节的价值观,由于君权的衰落、皇帝能力的有限、豪门大族的影响,以及治国理论自身的矛盾性,东汉末年的国家认同已明显衰弱。

    2017年02期 v.35;No.145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6 ]

政治与法律研究

  • 资本主义新危机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机遇

    洪巍城;

    以英国脱欧、美国大选为标志的欧美大众政治的崛起,预示着世界资本主义危机逐步深化。本轮资本主义新危机将剧烈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对世界制度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全球化格局、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及长远的影响。在这次危机期间形成的贸易保护主义、政治保守主义和军事霸权主义既是中国发展的障碍,也是中国崛起的机遇。中国要充分利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与需求,从世界资本贪婪的本性寻求中国地缘政治的突破,对内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对外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自信",争夺世界话语权和领导权,趁势而上,成功实现中国梦。

    2017年02期 v.35;No.145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2 ]
  • 论“一国内地区间协议”对特别行政区制度的理论创新

    张佩钰;

    "一国内地区间协议"伴随我国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跨域治理问题而产生,因此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具有"软法"特征的国内法。"一国内地区间协议"在发展中已经呈现出一定的体系化特征,并表现为不同的法律渊源,在协调不同法域地区的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此外,"一国内地区间协议"在实施效力、实施程序等实施机制方面也具有其特殊性。

    2017年02期 v.35;No.145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5 ]
  •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中国死刑改革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

    汪恭政;

    制度变迁视角下死刑改革的变迁走向,受到国家、民众、法律职业群体、国际立法和实践活动多重因素的影响。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检视新中国以来我国的死刑制度发现,死刑改革总体呈现出限制死刑的趋势,但离废除死刑的应然走向还有距离。为了深化死刑改革,应从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相契合,正式制度内部协调化发展和渐进式死刑改革模式角度确立有效性标准。立足"中国立场,世界眼光",在宏观上把握死刑改革的长远方向,在微观上对死刑既有制度作出边际调整。

    2017年02期 v.35;No.145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8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5 ]
  • 论赌博诈骗认定中的规则视角

    杜治晗;

    赌博诈骗认定的关键在于区别行为人施用诈术的行为是赌博行为还是诈骗行为。我国刑法理论通说使用偶然性理论来界定赌博行为和诈骗行为,认为赌博诈骗的实质在于行为人"隐瞒了胜负不具有偶然性的事实",但这一理论需要具体检视其解释现实的能力及理论自洽性。赌博除具有偶然性特征外还具有规则特性,因此赌博诈骗可以更合理地概括为"行为人隐瞒了自己违反规则从而使得结果无效的事实,使相对人陷入结果有效的错误认识而处分财物"。

    2017年02期 v.35;No.145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8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3 ]
  • 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生成机制与防控对策研究——以2014—2016年的650份刑事判决书为样本

    叶小琴;赵忠东;

    对2014—2016年判决生效的650份判决书分析后发现,侵犯个人信息犯罪收益高且司法保护不力是其生成机制。一方面,侵犯个人信息犯罪风险低且犯罪收益高,导致犯罪数量大;另一方面,司法实践存在源头性行为打击不足、处罚力度不够,以及犯罪黑数大等缺陷导致司法保护不力。防控策略可进行调整,即注重案件的时效性以增强刑罚威慑力,加大刑罚处罚力度以平衡犯罪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从而确立"源头打击与过程监控并举"的防控策略。

    2017年02期 v.35;No.145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4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7 ]
  • 留置措施初探

    尹维达;

    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中出现的新措施——留置,是涉及被调查人人身自由的一项严厉措施。它不仅适用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一般职务违法行为,也适用于职务犯罪行为。留置措施是专门适用于监察委员会调查工作的一项调查措施,其他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不得采用。留置措施并不是一种羁押手段,对留置措施适用应从各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同时留置措施应当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详细规定。

    2017年02期 v.35;No.145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8K]
    [下载次数:9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400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分析

    曹飞;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步加深的背景下,分析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时应充分考虑到空间相关性及空间异质性。无论是采取空间邻接权重或者是距离经济权重,中国省域经济都存在明显的自相关性;无论是空间滞后模型还是空间误差模型,信息化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资本,而小于劳动力。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应该通过政府对信息化的支持与管理,促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与增长。

    2017年02期 v.35;No.145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1 ]
  • 科学技术产业化的管理学思考——以工业锅炉产业化为例

    王雪野;

    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然途径是商品化和产业化,新技术产业化的目的是盈利。文章以科学研究的实用价值取向、技术产业化的盈利价值取向为着眼点,以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新技术为切入点,阐明了高效节能技术产业化的管理学思考路径,指出新技术转化是产业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旨在用管理学思维探讨高效节能技术的产业化方向和思路。

    2017年02期 v.35;No.145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4 ]

三晋(河东)文化研究

  • 从雁门山到雁门关——雁门关历史沿革问题补正

    梁千里;

    雁门关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关,但学界对雁门关的名称沿革和历史变迁认识模糊。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史料可以发现,雁门关的沿革大致经历了"以山名郡""以郡名关"和"以关名山"三个阶段,"山、郡、关"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雁门关变迁脉络。

    2017年02期 v.35;No.145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4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文学与艺术研究

  • 论《死魂灵》第二部失败的原因

    金晶;

    果戈理的《死魂灵》作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经典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然而作家却亲手销毁了《死魂灵》的第二部手稿。从题材、构思、创作目的等角度,可以看到第二部没有成功付梓实属必然:首先,在一个丑恶的世界里,很难构造一座人间的天堂;其次,一群丑陋的灵魂,很难展现其灵魂的光明面;再次,作家急于实践他的宗教救世思想,所以在内心描写方面显得单薄。这些因素为《死魂灵》第二部的创作带来了无以挽回的灾难。

    2017年02期 v.35;No.145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9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寄意于时俗”:晚明艺术观念对世俗情感的观照

    吴衍发;

    世俗审美趣味对晚明艺术影响极深,对世俗大众和世俗情感的审美观照成为晚明艺术的鲜明特征。文人艺术家从艺术观念、艺术理论与实践等层面高度观照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世俗情感,高度肯定戏曲小说等通俗艺术以及其他门类艺术的世俗审美价值,从而完成了中国审美文化和艺术观念上的重大转型,推动了审美新思潮和文艺启蒙思潮的发展,带来了通俗艺术的极大繁荣和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发展,在中国艺术史上意义重大。

    2017年02期 v.35;No.145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