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19400

特稿

  • 论马克思审美视域中的承认问题

    陈良斌;

    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审美特性是通过承认中介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一方面,承认使人对自身的美及其生命本质获得确证;另一方面,人们在相互承认中对美的本质产生社会性认知。审美解放是马克思人类解放规划的关键构成,但现实中资本家和工人的审美贫困及审美意识形态幻象则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正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关系出发,指出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在根本上从承认的异化关系中将美的全部感觉特性解放出来。在此意义上,审美的解放意味着作为目标意义的承认已经融入人类解放的内涵之中,而作为手段(中介)意义的承认则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而被彻底扬弃。

    2024年04期 v.42;No.18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政治学研究

  • 全媒体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提升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

    夏玉汉;

    机遇和挑战并存是全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提升面临的重要际遇。全面认识与把握这些机遇和挑战是用全媒体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选择。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形成多主体参与、多渠道发声、多维度实践的传播优势,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思想、话语和行动共识提供了理论传播布展、议题传播延展、传播实践拓展等诸多机遇。在全媒体扁平化传播、多元化传播、集散化传播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提升也面临意识形态话语资源的转移、思想观念的渗透与分化、网络舆论的聚集与弥散等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要以党管媒体、体系构建、内容整合、平台赋能为着力点,用全媒体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赋智赋能,从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发挥其凝聚共识、引领方向的功能。

    2024年04期 v.42;No.189 7-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出场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

    李雅兴;唐博雅;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既有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一脉相承的吸收与发展,也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以贯之的承继与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生动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思想内涵深刻,外延丰富,需从文化领导论、文化主体论、文化传承论、文化使命论和文化交往论五个方面把握其核心要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和世界价值,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文化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4年04期 v.42;No.189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9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刘勇;刘金伟;

    在新时代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背景之下,建构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意义重大,具有政治价值、比较价值及引导价值等多重价值。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既具有多重有利因素,使其建构具有可行性,同时也存在外部压制与内部拘囿的现实梗阻,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要想有效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需要从战略管理、主体联动、内容建设、传播升级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

    2024年04期 v.42;No.189 22-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基本经验研究

    石宇;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所坚持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坚持和践行胸怀天下,需要在坚持顺应时代潮流与把握历史主动的辩证统一、营造自身良好发展环境与维护世界和平的辩证统一、赢得自身发展与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的辩证统一、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与塑造自身良好形象的辩证统一中实现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实现“立己”与“达人”的相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懈奋斗。

    2024年04期 v.42;No.189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哲学研究

  • 好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

    王泉月;

    “如何过上好生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界讨论的相当重要而根本的问题,但好生活的哲学根据至今尚无定论。或是认为“生活是否美好”是个人主观感受,而不是哲学的普遍性问题;不然就是片面地以为只要拥有财富就等于拥有好生活,所以只谈生产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至于好生活和好生态的问题则被有意地遮蔽了,继而被忽视不顾。要解决好生活的问题,首先要为好生活提供可靠的哲学根据,马克思一改以往把好生活奠基于主观价值判断立场,实现好生活价值评价的现实转向,确认好生活寓于好生产之中,为真正实现好生活奠定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马克思的这一运思过程为当今社会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平等共享美好生活,提供了相应的答案。

    2024年04期 v.42;No.189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法学研究

  • 噪声污染侵权案中噪声标准适用的实证研究

    杜健勋;包岚馨;

    环境标准的法律效力源于公法规定,所以它的强制性理应限于公法。在环境侵权案件中,“超标”与侵权并无直接联系,对环境侵权的认定仍须尊重环境污染的事实,但是实证研究中噪声污染侵权案件却出现了“噪声标准唯一论”的倾向。这种判定噪声污染事实只看超标与否的做法带来了合规抗辩效力和标准适用冲突的争议。争议源于“噪声污染”的私法定义模糊、噪声标准的定位不明,以及噪声标准自身存在的滞后、矛盾等问题。建议在司法中摒弃“噪声标准唯一论”的做法,引入不可量物侵害中的容忍义务理论,将其贯穿于噪声污染侵权责任的判断,并在噪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用设置“日落条款”等方式来完善噪声标准在噪声污染侵权案中的适用。

    2024年04期 v.42;No.189 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体育赛事转播的著作权法保护研究——以广播组织权为分析中心

    李智;陈国龙;

    对体育赛事转播的保护,司法实践倾向于采用将体育赛事节目认定为作品的方式,但该做法对“独创性”判断标准依赖较强,且与“著作权-邻接权”的二元区分逻辑也稍有相悖,难以用来规范赛事传播中的盗播行为。相较而言,广播组织权作为规制盗播的天然制度工具,能够较好地实现对传播行为的保护。但是,随着网络转播的普及,网播组织已成为赛事转播的重要主体,碍于其不属于广播组织者,导致广播组织权无法全面保护体育赛事转播。有鉴于此,可参照国际层面共识和立法经验,扩大广播组织权的主体保护范围,使网播组织能够适用《著作权法》第47条,以广播组织权为基础性保护手段,同时结合其他保护方式,全面保障体育赛事转播权益。

    2024年04期 v.42;No.189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论房屋承租人优先承租权的适法困境与纾解

    黄永镇;

    房屋承租人优先承租权应界定为形成权。优先承租权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出租人是否继续出租的意愿难辨别且可变动、同等条件难把握且易延展和救济乏力。对此,可以从明确行权期限、限缩“同等条件”和拓展救济路径着手进行纾解。明确行权期限使出租人的主观意愿受到客观规制。“同等条件”的认定采“相对同等说”,在租金、支付方式和租赁期限上保持绝对的同等,其余因素则以社会一般人的标准判断是否显著影响出租人经济利益和是否真实合理从而决定是否保持同等。该权利作为形成权具有不可侵性,行权后仅有相对效力,承租人在合法占有房屋或已经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时有程序法上的履行合同优位;当出租人履行其与第三人的租赁合同时,承租人因履行基础丧失而无法要求继续履行,但可以主张赔偿损失。

    2024年04期 v.42;No.189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行政审判中信赖保护原则的位阶化适用——一种理论转换视角下的本土化尝试

    王黎黎;聂志豪;

    信赖保护原则是一项德式公法原则,采用三要件的适用规则,并为我国所引入。但司法实践中信赖利益生成模式出现分化,致使信赖表现作为构成要件存疑,而理论上的争议无法为法院提供可遵循的适用规则。通过分析信赖保护原则的法理基础和价值核心,认为其适用逻辑具有位阶性特点且应将信赖利益贯彻原则适用的全过程。基于此,尝试将位阶性理论引入信赖保护原则,将适用过程位阶化,依序分为信赖生成阶层、信赖正当阶层及信赖衡量阶层。相较于要件化适用模型,位阶化适用模型优先审查信赖利益在客观维度的存在意义,强调法院在原则适用中的综合性考量,为信赖保护理论发展提供包容性空间。无论是德国行政规范建构与我国的差别,还是英国合法预期在中国的模糊前景,都注定了中国必须建立起自身的信赖保护话语体系,但这无疑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2024年04期 v.42;No.189 7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人脸识别场景下人脸信息的侵权救济保护

    杨亚斐;

    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应受到法律保护。人脸识别场景下人脸信息侵权风险较大,侵权救济较难。人脸信息的特殊性导致人脸信息侵权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须具体分析。侵权行为的判断、免责事由的确立、损害结果的认定、因果关系的证明是人脸识别场景下人脸信息侵权的重要法律问题,对这些问题予以明晰,有利于保障信息主体的人脸信息权益、平衡信息处理者和信息主体之间的利益,推动人脸识别技术的长久发展。

    2024年04期 v.42;No.189 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中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反思与重构——以“一票否决”制为视角

    莫张勤;卢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环境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以柔性管理联合信用奖惩措施,通过发挥软法的公共治理功能、多元主体的协作功能、声誉机制的调控功能等,激励企业持续改进环境行为,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文章通过检视各地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践,发现指标体系“一票否决”制存在与环境治理目的相悖、制裁倾向过重、指标设定粗糙等问题,亟须通过重塑“一票否决”制的价值取向、限缩其适用范围,以及完善企业环境信用修复机制等途径予以纾解。

    2024年04期 v.42;No.189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论违约方合同解除权

    宋凌宇;贾柠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80条第2款明确规定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后,应摒弃对该内容的相关争议,关注法律的合理解释与适用。基于诚实信用和公平正义原则,在合同严守制度之下,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利大于弊。在司法实践中,司法部门适用时应严格审查是否有恶意违约、利益失衡、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等事项。

    2024年04期 v.42;No.189 103-10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7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管理学研究

  • 新能源汽车企业组织韧性的内涵结构与指标测量

    谢雅萍;程继儒;陈睿君;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政策退坡、竞争加剧等内忧外患,组织韧性作为企业抵御危机的重要能力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冲出危机的关键。基于已有组织韧性的理论研究,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研究法,以新能源汽车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组织韧性的内涵和结构进行探索性研究,开发并验证了测量量表。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企业组织韧性是一个包括了资本韧性、战略韧性、关系韧性、技术韧性和领导力韧性的五维结构,其测量量表由5个因子、33个题项构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所开发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反映新能源汽车企业组织韧性的内涵,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2024年04期 v.42;No.189 110-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社会学研究

  • 市郊乡村农户情感嬗变及空间中情感意义的叠写——以来安县水西村为例

    刘敬杰;张富申;龚传康;

    人文地理学“情感转向”的思潮下,情感在地理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愈发不可或缺。文章以南京都市圈下毗邻江北新区的水西村作为案例地,以市郊乡村农户为对象,使用质性方法进行研究,梳理其情感嬗变及空间中情感意义的叠写。研究表明,农户情感主要划分为5个维度:认同感、幸福感、效能感、相对剥夺感、怀旧感。农户认同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但村域发展的不平衡及个人价值取向迫使效能感收缩、相对剥夺感产生。当不能满足现实情感需要时,农户会在当前对往昔进行追忆,引发怀旧感,并为两极化的情感提供缓冲地带。良好环境利于农户积极情感的表达,不良语境令正向情感负面化,面临消解。水西村空间中情感意义的叠写是多方权力主体交互、协商的共同结果,同时展现出差异化的情感表达与空间生产意义。地方空间中情感意义的叠写也能改变农户情感,并表征出最优的行为方式,调节权责主体与资源配置,促进地方社会、文化发展。

    2024年04期 v.42;No.189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稿约

    <正>《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三晋(河东)文化研究(特色栏目)、政治与法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哲学与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研究等。本刊坚持“开放、创新”的办刊理念:实行开门办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征稿,优稿优酬;树立刊物的知识创新形象,以刊发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追求,为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和推动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

    2024年04期 v.42;No.18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