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毅;
理论分析表明官员外在激励条件不具备,扭曲了官员经济竞争目的和行为,导致官员外在激励有效性缺乏。体现在:一是激励报酬缺乏导致了官员经济竞争的政治目的;二是业绩考核欠准为官员经济竞争实现政治目的提供了条件。我国地方官员经济竞争效率低下的现实也证明了这点。官员外在激励有效性缺乏也突出了官员内在激励的重要性。
2007年03期 No.96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8 ] - 鹿峰;李竟成;
以系统协同分析为基础,依据我国1998—2003年的统计数据,对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序参量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科技—经济系统协同度偏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科技—经济系统协同水平,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科技驱动的战略性转变。
2007年03期 No.9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210 ] - 张文宣;
随着社会分工深化和价值创造体系的再构,各国企业日益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然而,各国由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只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不同价值环节进行分工合作。发达国家企业大多数嵌入高附加值的战略价值环节,发展中国家企业大多数嵌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价值环节。居于垄断性质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发达国家企业实际上主导和控制着整个全球价值链,进而主导着不同价值环节的利益分配。
2007年03期 No.96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05 ] - 牛冲槐;江海洋;王聪;
制度环境是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重要环境因素。在论述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度环境的内涵,从人才身份管理制度、人才配置制度、人才产权制度、人才使用制度以及人才激励制度五方面探讨了制度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我国制度环境的对策,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2007年03期 No.96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377 ] - 王磊;
国内大部分学者将财政体制改革的目的归结于县乡财政解困,县乡财政困难只是问题的表象,其实质在于部分政府无法完成其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文章从分析财政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出发,在借鉴IMD分析政府效率指标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实际且操作性较强的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现状之后,针对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存在的问题,提出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2007年03期 No.96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8 ] - 于秀琴;陈通;刘素冬;
以"工作责任制"为特征的目标管理是我国政府部门行政改革的重要方面。由于政府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功能的差异性,使其目标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如何利用目标管理对部门进行年度考核,使考核结果能够准确的反映部门的业绩,并且具有可比性成为部门考核的关键。基于目标管理的政府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共有四部分组成:业务目标、公共责任目标、社会评价、工作创新创优目标。考虑到政府部门考核中的指标值的难度量性和部门职能的差异性,主要采用修订的模糊评价方法。
2007年03期 No.96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王萍;李必强;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在管理学文献中已经盛行了将近100年,人与环境匹配已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文章概述了国外关于人与环境匹配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人与环境匹配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2007年03期 No.9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