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273718

政治与法律研究

  • 公众参与环境下政府决策能力的提升

    王雅琴;

    公众参与决策既有现实价值又存在一定局限性,公众参与决策对政府决策能力形成巨大挑战。政府决策机关应当在主动学习公民参与的相关理论、实践探索提高主动管理公众参与的技能、帮助公众增强理性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等方面谋求政府决策能力的提高。

    2015年03期 v.33;No.13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中国传统社会超稳定现象成因探究

    王帅;

    纵观中国传统社会绵延近两千年之久的历史进程,几乎一直笼罩在大一统专制王权统治的阴霾之下,徘徊在各式各样的王朝更迭、治乱循环之间,有学者将这种中国历史上独有的奇特现象称为"超稳定社会"。中国传统社会以及政治结构之所以具备一种超强的稳定性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中国所处的独特的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是这种超稳定性形成的客观条件;基于血缘宗法制度而形成的"家国同构"体制是其主要支柱;分散的小农经济构成其经济基础;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基于宗法关系之上的伦理道德精神,是为传统社会超稳定性思想文化方面的保障。

    2015年03期 v.33;No.134 4-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2 ]
  • 法治保障视野下的农民发展问题思考

    王继军;王中庆;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农民发展的状况是衡量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标准。在依法治国战略的背景下,研究阐释农民发展的内涵、现实与法治、农民发展的辩证逻辑和农民发展的法治化路径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当今中国,农民发展是政策、政治问题,也是法律、法治问题。

    2015年03期 v.33;No.134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2 ]
  • 依法治国背景下发展农村社会组织的制度思考

    夏金莱;王艺璇;

    农村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对重塑农村社会秩序、营造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及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农村社会组织存在着结构失衡、制度缺失、公信不足和农民参与程度低等问题,应抓住发展机遇,完善规制体系、营造发展环境、加强管理服务、实施资源整合和创新示范带动加快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统筹城乡发展。

    2015年03期 v.33;No.134 13-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3 ]
  • 论公物利用侵权的司法救济——以主观公权利与司法救济的对应关系为线索

    梁君瑜;

    公物利用是一种复合型主观公权利。因主观公权利与司法救济存在对应关系,所以归纳公物利用侵权形态并分析其损及的主观公权利类型,是完善我国相应司法救济的逻辑起点。我国公物利用侵权的司法救济在救济方式之实效性、救济对象之覆盖性、救济利益之明确性、救济模式之全面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应通过推动撤销判决彻底化、理顺一般给付判决的覆盖面、延展课予义务判决的适用场域、引入居民诉讼制度等方式来达致相应司法救济的理想归结。

    2015年03期 v.33;No.134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3 ]
  • 论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

    张启飞;

    检察机关由于其特殊的属性,更侧重于在刑事方面行使诉讼监督的职权,易使民事诉讼领域的检察监督受到忽视。民事诉讼法有关检察监督的修改体现了全面监督的原则,但监督的形式、方法、范围、程序等规定却较为粗疏。明确检察权的性质,分析其存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对于裁判行为、执行行为,以及相关违反法律要求的行为之监督作用,可以推动构建全面的民事检察监督体系,达到法律监督的预期和实效。

    2015年03期 v.33;No.134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0 ]
  • 行政收费的法治化路径

    顾德瑞;

    行政收费是国家推行特定政策、弥补行政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实践中却乱象丛生、极富争议,其合法性和合理性遭到人们的质疑。乱象和争议的背后是行政收费约束机制的阙如。如何应对诸多争议的行政收费,法治应当是首要和最佳的选择。通过行政收费的法治化,约束和规范行政收费权,防止其过度侵夺公民的财产,使宪法保障公民财产权愿望得以实现。

    2015年03期 v.33;No.134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7 ]
  • 风险社会下污染环境罪之处罚扩张问题研究——以危险行为犯罪化为视角

    张洪成;苏恩明;

    我国刑法关于环境污染犯罪的"结果本位"的传统立法观念严重制约了对当前环境风险的防范及其有效治理,难以对污染环境危险行为做出有效规制。顺应"犯罪化"、"处罚早期化"等国际刑事立法潮流,学习借鉴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认为我国刑法应当对污染环境罪进行扩张处罚,将污染环境危险行为犯罪化,即在《刑法》第338条的基础上增设污染环境罪危险犯的基本犯罪形态,实现刑法对环境污染防控的前置保护。

    2015年03期 v.33;No.134 33-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1 ]
  • 论债权让与中债务人放弃抗辩权的效力

    钟萍;

    抗辩权是债权让与中保护债务人利益的一项重要制度。但当债务人表明放弃抗辩权时,受让人即对受让债权的完整性产生广泛的信赖,此时对债务人放弃抗辩权的效力如何认定,影响到债务人利益与受让人信赖利益的平衡,目前,我国对此尚无明确规定。承认债务人放弃抗辩权的效力并非会对债务人不利,也不会变更债的同一性,而是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比较国外立法与判例对债务人抗辩权的限制做法,我国可有条件地赋予债务人放弃抗辩权以法律效力。

    2015年03期 v.33;No.134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3 ]
  • 司法实践中合同解除权行使问题的实证研究——判决背后法官理性选择的价值透视

    李庆;

    实证研究发现,实践中合同解除权相对人提起的异议之诉并不多,反而大量存在解除权人未通知相对人径行起诉要求解除合同的案件,在其诉讼中,因被告的诉讼参与及异议表达合并有相对人异议之诉。法官基于效率、利于纠纷实质解决等价值考量,从解释论视角将该类诉讼请求解释为请求法院转告解除通知与确认解除效力的合并。仅就《合同法》规定而言,我国是法律明定的通知解除模式。法院存在代替解除权人行使权利的观点不成立。

    2015年03期 v.33;No.134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9 ]
  • ISDS机制在欧盟的困境及使用当地救济的回归

    杨帆;

    《里斯本条约》的生效使欧盟在直接投资领域取得专属权能,并在国际投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受到投资仲裁正当性危机以及投资仲裁对欧盟公共政策、法律秩序造成的负面影响下,欧盟一方面在新订立的投资协定中加快对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的改革,另一方面也鼓励外国投资者通过使用"当地救济"来解决投资争议以减少负面影响。而欧洲法院和成员国法院可能赋予国际投资协定以直接效力,这将进一步提高投资者使用当地救济的积极性。

    2015年03期 v.33;No.134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35 ]

三晋(河东)文化研究

  • 河东盐池与华夏早期文明

    赵北耀;

    公元前3000年前后,炎、黄两部落分别从今陕西西部、北部向东迁移,黄帝部落东迁到今晋南地区。晋南自然环境优越,尤有天然盐湖之利,此后这里便成了黄帝部落活动的中心地区。黄帝族取得涿鹿和阪泉之战的胜利,促进了中原地区不同血缘关系氏族、部落的大融合,形成了以黄帝为首的中原酋邦。中原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文明因素不断涌现,为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2015年03期 v.33;No.134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论大气污染防治产业技术联盟的形成

    高明;夏玲玲;

    基于对技术制约因素的分析,从产业技术联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大气污染防治产业技术联盟形成的模式、动力、运行机制等;认为构建大气污染防治产业技术联盟应采取政府引导模式,联盟机制应包括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风险共担和利益分享、开放发展、成果扩散和辐射带动、人才培养五个方面,并且政府对联盟运行应实施引导、激励、保障和协调对策。

    2015年03期 v.33;No.134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6 ]

哲学与历史研究

  • 先秦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及其现代启示

    余亚林;

    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思想家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鲜明的话语图式。儒家思想政治教育之文化生态建构于特定时代,是对在当时历史环境下教化与引导民众之资源、载体与环境的映射,对于我们增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要特别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作用,从优化文化环境、开发文化资源、创设文化情境等方面着手,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2015年03期 v.33;No.134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4 ]
  • 从奥尔曼对辩证法的两种论证看科学与价值的关系

    李红梅;

    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历经融合、分离、再融合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中立说""负载说"和"张力说"三种不同观点。奥尔曼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论的立场、思辨的态度和方法,在摒弃"中立说"并批判地吸收"负载说"和"张力说"的基础上,通过论证辩证法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将科学的价值、科学中的价值和科学的社会价值彰显无遗,从而论证了科学与价值的辩证统一性。

    2015年03期 v.33;No.134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6 ]
  • 从中原文化看抗战精神的逻辑起点

    贺平;

    根源性是中原文化的突出特点,抗战精神的元素都能在中原文化当中找到其源头和出处。爱国、团结、牺牲、创新是抗战精神的鲜明特征,更是中原文化长期孕育的"大一统"家国情怀、"天下"为念的和合思想、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精神的突出表现。抗战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伟大的实践,更离不开厚重的中原文化的长期孕育,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蕴含着抗战精神的基本构成因子,是抗战精神的逻辑起点。

    2015年03期 v.33;No.134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0 ]

文学与艺术研究

  • 重塑与误读:议《在中国屏风上》与近代中国社会

    张晗;刘积源;

    《在中国屏风上》是英国现代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于1920年沿中国长江流域游览后发表的一本游记。文章试图以该游记为蓝本,分析、解读毛姆对中国的另类想象,归纳其笔下的中国人及在华英国人的形象。毛姆对中国文化既有认同又有否定,但也存在诸多误读之处。对这些人物的塑造和文化的误读也表明:毛姆试图以冷静客观的态度面对中国文化,并同中国文化进行对话、交流与沟通,但同时也折射出毛姆内心潜藏的西方式傲慢与民族偏见。

    2015年03期 v.33;No.134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6 ]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本刊编辑部;

    <正>《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山西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在广大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和本刊编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刊质量逐年上升,各项学术计量指标年年有所提高,并在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期刊(A-)"。

    2015年03期 v.33;No.134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