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273717

政治与法律研究

  • 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关系的研究述评

    孙国栋;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关系的研究,呈现出理论与实践、官方与学界、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景象,并趋于细致化和立体化。学者们围绕着二者的内涵、意义、关系及途径等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探讨,提出了诸多观点、建议。但是,关于二者的精准内容、相互关系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仍有尚待拓展之空间,应在深化研究内容、平衡研究支点、丰富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2018年04期 v.36;No.153 1-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1 ]
  • 政策供给侧改革: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发力点

    李刚强;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治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精细化社会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是一种更科学、更有成效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政策是精细化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能够提升社会治理的专业化、协调化和规范化水平,然而公共政策供给实践中出现了种种问题,成为了精细化社会治理的主要瓶颈。为此,要加强政策供给侧改革,保障政策的有效供给,才能更有力地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进程。

    2018年04期 v.36;No.153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1 ]
  • 环境司法治理的困境与对策——以洞庭湖为分析样本

    彭中遥;

    洞庭湖是湖南省和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对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起重大作用。全面加强洞庭湖环境司法治理工作是实现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洞庭湖绿色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是由于传统环境司法理念的偏差、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的障碍、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挑战、环境司法专业人才的匮乏等原因,导致洞庭湖环境司法治理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为破解上述困境,有必要树立现代环境司法理念、克服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的障碍、探索跨行政区域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审理、培养环境司法专业化人才,从而为洞庭湖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司法权威保障。

    2018年04期 v.36;No.153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85 ]
  • 犯罪人因素在量刑根据中的体现及规制

    赵学军;赵漪萍;

    将犯罪人因素作为量刑中的根据,是刑罚追求公正性与功利性目标的折衷刑理论体现。犯罪人因素在量刑根据中居于次要地位,其应当在社会危害性因素所决定的刑罚强度范围内发挥量刑调节作用。犯罪人因素在量刑实践中分别以体现人身危险性大小、体现刑罚人道化和体现社会评价三种因素类型出现,但是社会评价因素不能成为量刑的根据。在量刑实践中,要避免将犯罪人因素同时作为社会危害性程度和人身危险性大小的双重评价标准。

    2018年04期 v.36;No.153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7 ]
  •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困境与破解

    胡茂清;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面临理论争议、抵押权实现通道受阻、农民遭遇失地风险的困境。困境难解的症结在于房地一体原则的论述路径,房地一体原则用于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上并不妥当,有必要在理论证成上排除适用。困境的破解,关键在于房地异主法律关系诠释上适用推定租赁合同制度,具体实操上完善推定租赁合同制度,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合理价格回购宅基地,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居住保障机制。

    2018年04期 v.36;No.153 22-2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1 ]

编委风采

  • 程啸 教授

    <正>程啸,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德国联邦总理奖获得者,洪堡学者。兼任云南省委法律顾问、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挂职)、北京市不动产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

    2018年04期 v.36;No.15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三晋(河东)文化研究

  • 民国时期晋北地区基层政权的嬗变及启示

    李海泉;

    在中国历代政治结构中,基层政权的安定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帝制时期后,中国基层政权组织无论是外在制度设计还是内部权力结构均已相对稳定。民国时期,晋北基层政权大体经历了官绅合治——乡绅自治——初现民治的三次转向。一方面,晋北基层政权在强大的权力惯性面前展现出一定的内卷化倾向;另一方面,这种基层权力的分化重组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层政权的旧有面貌。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北部分乡村地区崭露出了民主的曙光。

    2018年04期 v.36;No.153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3 ]
  • “东山皋落氏”实为“廧咎如”考

    李腾;

    世人多认为东山皋落氏、廧咎如为赤狄的两个部族,顾祖禹则认为皋落氏为廧咎如之属。揆诸实际,东山皋落氏即是廧咎如,皋落氏原先居于山西垣曲县,后避晋锋芒辗转迁徙至山西昔阳县,由于皋落与咎如上古音相近,故皋落氏北徙之后被记为咎如。其后咎如之名留存下来,一直见于史乘,而皋落之名不再使用,遂致后代治史者误以为皋落氏与廧咎如别为赤狄二族。如今随着出土资料的增加,多重证据表明了东山皋落氏即廧咎如也。

    2018年04期 v.36;No.153 35-3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1 ]

哲学与历史研究

  • 从中西比照的视角看作为价值观的“友善”思想

    范五三;谢兴政;

    从中西道德文化价值比较视角看,中西友善价值观的发展差异可以从四个层面来把握:首先两种价值学说分别解答了"应当如何"与"是什么"的两种人生追问;其次从"直觉体验"和"理智思辨"的角度来分析两种价值学说的方法;再次从两种学说的精神实质和内核来看,"仁"与"德"分别是二者追求的人生终极目标;最后从二者的道德实践途径来看,"内在完善"和"外在超越"分别是一动一静的不同路径。基于这种比较,应对中西友善思想的价值进行合理评估和现代转化,为当代中国思想道德建设开辟新进路。

    2018年04期 v.36;No.153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7 ]
  • 儒家君子人格要义及当代价值研究

    郑娟;丁成际;

    儒家思想对"君子"和"君子人格"的多番论述体现出儒学追求的完美理想人格和崇高精神境界。儒家君子人格历经历史洗礼,与新时代的内在价值观一致。文章通过探索儒家君子人格的历史、现实、理想的三重维度,对其思想中的当代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做出简单梳理,力求取之精华用以推动君子人格的当代养成,从文化自信、童蒙之教、高校德育及终身学习等多方面来构建新时代的君子人格。

    2018年04期 v.36;No.153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7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0 ]
  • 试说西汉刘贺“废帝”称号

    吴方基;

    近来研究多称刘贺为"废帝",但检讨发现,称刘贺为"废帝"并不具有正当性。对照西汉废黜少帝及预谋废黜昭帝、宣帝的文献中"废帝"类用语,刘贺被废则称"废王"等,未见用"废帝"类词语,表明刘贺身份不同于皇帝。汉代继体即位礼仪由即天子位和即皇帝位二阶段组成,参照文帝即位仪式流程,刘贺"受玺"是"即天子位"仪式,并未完成"即皇帝位谒高庙"仪式,不具有皇帝身份。因此,在皇太后与霍光等大臣眼中还是"王"的身份,故称刘贺为"废帝"一说有误。

    2018年04期 v.36;No.153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5 ]
  • 从《淡水准造社船往来厦蚶各口贸易》看清政府对台管控措施

    连晨曦;林明太;

    嘉庆年间闽台两地经济上的互补性、人员流动、沿海宗族械斗事件、洋匪频繁袭扰等社会状况使当时台湾民众产生了迫切希望开通淡水与厦门、蚶江对渡的愿望。清政府为了巩固对台的管控与调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地调适政策。在《淡水准造社船往来厦蚶各口贸易》这则禀文中,就包含了当时清政府对台湾航海贸易、置办船只出海、社会治安及大陆移民台湾等事项的管理措施,为了解当时台湾社会状况提供了依据。

    2018年04期 v.36;No.153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7 ]

文学与艺术研究

  • 宋元话本小说中的“六礼”叙写

    李术文;

    宋元话本小说是以描写市民生活为主的民间文学,其中许多作品都涉及婚俗题材,从说媒相亲到下聘纳礼,从奠雁传书到花烛成婚,古代传统婚姻必经的六个程序均有叙写。文章通过对这些复杂的婚姻仪式和婚礼习俗的梳理,可以管窥当时的婚俗礼仪程序,探究婚姻题材与话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这些仪式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功能和文化意义。

    2018年04期 v.36;No.153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6 ]

社会学研究

  • 女性家庭角色的现代变迁——从“贤妻良母”到“夫妻和睦”

    冯爱红;

    新时代男女两性性别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女性"贤妻良母"的角色在家庭事务与家庭资源的决策和分配权利上逐步与男性趋于平等,夫妻以平等的家庭地位共同持家养家、共担家庭责任。基于此,文章认为女性也是家庭生计的供养者,鼓励建立夫妻合作式家务劳动模式,一方面增强男性家庭角色力量,另一方面通过"母亲"的角色积极凝聚家庭成员亲情力量,树立"夫妻和睦"新形象。

    2018年04期 v.36;No.153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11 ]
  •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产出调查研究——基于2007—2016年的统计数据

    付鑫金;卢同同;康颖卿;李伟;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产出形式。文章检索近十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中英文论文成果,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相关态势分析;采用进程指数、波士顿矩阵等方法,分析出山西省内典型机构的学科布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相关合作数据进行分析并可视化。综合上述分析结果,得到山西省哲学社科领域发文现状及典型机构的优势学科、传统学科、潜力学科与弱势学科,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018年04期 v.36;No.153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6 ]

  • 稿约

    <正>《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山西省唯一的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三晋(河东)文化研究(特色栏目),政治与法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哲学与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研究等。本刊坚持"开放、创新"的办刊理念:实行开门办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征稿,优稿优酬;树立刊

    2018年04期 v.36;No.153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