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23740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中国梦视阙下人民内涵的新解读

    朱云平;

    在中国梦的理论阐述中,人民是其重要内容。当前对人民内涵的表述存在将其泛化(扩大化)、固化(静止化)、虚化(虚无化)的不恰当现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人民主体地位的演变,是人民权利不断得到保障,人民利益不断受到重视的结果。文章以中国梦的理论阐述为基础,剖析对人民内涵的不恰当表述的实质,对其进行新的解读,以期给予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经济利益,给予低收入群体更多的关注,确保人民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2015年01期 v.33;No.13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6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国家意志对产业集成创新的影响——以大飞机产业为例

    严海宁;程凡哲;

    产业集成创新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国家意志在其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文章以大飞机产业为例,对国家意志在产业集成创新中的作用展开分析,提出国家意志影响产业集成创新的四个方面:战略集成、组织集成、市场集成和技术集成,指出未来国家意志还需要与市场机制更紧密地融合,以形成我国独有的创新优势。

    2015年01期 v.33;No.132 5-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9 ]
  • 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判断及因素分析

    李秉强;黄乐娜;

    产业梯度转移是我国破除经济发展相对困境的重要举措。构建测度指标和采取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东部向中西部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明显、进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不显著,西部的高端制造业有向东部转移的趋势。对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部的用工成本、资本存量、科技投入、经济总量等因素的影响明显,而西部的劳动力数量、用工成本、资本存量、消费额等因素的影响相当显著。

    2015年01期 v.33;No.132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4 ]

政治与法律研究

  • 制度变迁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契合

    黄晋太;

    制度经济学家着眼于制度变迁,给出了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结论。人是整个社会的主体,一切制度变迁都离不开人,制度变迁必须与人的发展相契合。经济发展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上层建筑与之契合;生产力发展需要技术支撑,更需要相应的生产关系与之契合。在推动国家发展的制度变迁中,无论是经济的、社会的,制度变迁都必须着眼于人的发展,并与人的主体性发展相契合。

    2015年01期 v.33;No.132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8 ]
  • 功能视野下的犯罪事实分类标准新论

    刘胜超;

    犯罪事实分类在刑事审判活动中具有重要价值。无论是传统的单一分类还是现有的层级分类都不能满足犯罪事实分类精细化的要求。合理的犯罪事实分类应当在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量刑指导意见》层级分类的基础上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认真研究各个犯罪事实的性质、作用层次和关系,在功能视野下对整个犯罪事实进行立体、全面的分析与分类。

    2015年01期 v.33;No.132 20-2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夫妻间房屋所有权归属的法律规制

    毋国平;

    调整夫妻间房屋归属的实证法律规范并不完全符合法技术的要求,即缺乏一定的普遍性、明晰性和一致性。从法学层面而言,运用一致性的规范标准,对这些规范素材进行技术分析和锻造,整理成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符合法技术要求的法律规范命题,不仅必要,而且可行。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购房资金归属性质决定的关于房屋归属的规范命题。该命题并非法学随意创设,而是源于对相关实证规范素材的法技术分析。

    2015年01期 v.33;No.132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7 ]
  • 论我国足球贿赂犯罪法益的确定

    刘莉;

    对足球贿赂犯罪法益的研究在解决足球贿赂犯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方面,以及其他诸多问题上具有重大意义,可是我国关于足球贿赂犯罪法益的研究却很少。文章认为,足球贿赂犯罪的法益是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对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管理秩序,只有在这个基本认识之上我们的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才能客观进行。

    2015年01期 v.33;No.132 30-3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3 ]
  • 非法经营互联网彩票的刑事可罚性探析

    靳宁;

    我国互联网彩票市场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导向不明确、非法经营罪的入罪可能等法律风险。为了避免刑罚权的不当扩张,刑法理论应当对违法的互联网彩票经营行为进行类型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刑事可罚性进行具体分析。结合我国刑法中的相关罪名,只有互联网彩票赌博、销售境外彩票和以欺诈手段销售互联网彩票这三类行为可以构成犯罪;主体不合法的互联网彩票经营行为不宜作为犯罪处理。

    2015年01期 v.33;No.132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1 ]
  • 基于网络的协商民主议事载体构建——对政府网站公共论坛的实践检视及完善对策的思考

    叶勇;魏远明;

    网络虚拟空间的兴起为协商民主议事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政府网站公共论坛作为基于网络的协商民主议事载体构建的全新形式,其作用已初显。文章从当前我国协商民主议事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了政府网站公共论坛的优势与存在的隐患,提出了设立和完善政府网站公共论坛的目标,最后就如何设立和完善政府网站公共论坛进行了探讨。

    2015年01期 v.33;No.132 39-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9 ]
  • 救助义务法律化的美国路径及理论

    成家全;

    保障人权是美国法庭化解救助义务道德困境的法律基石,捍卫生命是法官追求人性至善的道德情怀。文章在其实质合理性的基础上,否定自冒风险、区别真假不作为、解释可转嫁性过失,证明司法调整救助义务的形式合理性。

    2015年01期 v.33;No.132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哲学与历史研究

  • 论工作至上理念的形成

    周海荣;

    劳动或者工作在人类活动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处于价值序列的低端。工作至上理念的确定,并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中心,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才逐渐形成的。在工作至上理念形成的过程中,新教的"劳动救赎"观念,以及洛克、斯密、李嘉图等人以经济哲学为角度阐述的劳动价值观,对劳动地位的提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最终使劳动确立其社会价值中核心地位的还是资本的力量。

    2015年01期 v.33;No.132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8 ]
  • 乡村善治视野下的村级福利

    胡凯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乡公民社会保障水平的显著提高,农村地区开始兴起了村级福利现象。村级福利可以使村民得到真正实惠、缩小村民间生活水平差距,有强化村民权利平等意识、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缩小城乡差距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会带来福利病、村级债务等消极作用。所以,对村级福利的前景应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2015年01期 v.33;No.132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0 ]
  • 唐代僧人的儒家伦理化特点探析

    戎川;

    唐代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转折期,儒佛由对立到合一的过程主要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通过梳理唐代僧传及墓志铭等历史文献,对唐代僧人的儒家伦理化特点进行了研究与总结,探讨在僧人身上呈现出儒佛合一的宏观趋势,以及儒佛在融合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张力。

    2015年01期 v.33;No.132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1 ]
  • 论“民心”在秦汉变局中的作用——向张秋升教授请教

    刘巍;

    导致秦汉之际政局变动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共同发生了作用,并推动了秦亡汉兴的历史进程,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暴力战争。在这一过程中,民众的作用不应被高估,"民心"的价值更不足为道。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表述只是儒家的价值判断和官方的政治宣传,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切忌"脸谱化",绝对意义上的"善恶忠奸"并不存在。

    2015年01期 v.33;No.132 60-6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5 ]

文学与艺术研究

  • 红孩儿形象考论

    车瑞;

    《西游记》中红孩儿是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儿童形象,是在结合明前的文化原型基础上经过宗教互文、神话互文、文本互文再加工创造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发展中,先后经历了鬼子母、圣婴大王到善财童子的过程;红孩儿使用的三昧真火融合了佛教禅定摄心的教义和道教五行生克的理念,是印度血统中国化、中国形象本土化、本土人物神话化的成功典型。

    2015年01期 v.33;No.132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5 ]
  • 论《管家》对家园概念的重构

    乔娟;

    自我身份的探寻始终存在于玛丽莲·罗宾逊小说《管家》的象征世界与符号世界的对话性叙述中。贯穿于事实和想象两个层面的复调叙述丰富了关于人物记忆、原初生活与未来选择的意义阐释,从而消解了居家与漂泊、留守与流浪的对立关系,修正了传统的家园概念。

    2015年01期 v.33;No.132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4 ]
  • 互文性视域中的“梁祝”故事之当代改编

    师丽娟;

    当代出现了许多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的文艺改编作品,这些作品受时代性、作家主观创作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文章选取1952年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李碧华的小说《梁山伯自白书》、影视文学作品徐克版《梁山伯与祝英台》、马楚成版《剑蝶》等四部作品,通过分析作品在互文性视域中的改编特点及思想艺术特色,认为体裁多样性、主题丰富性是当代"梁祝"改编作品的两大特征;而不拘泥体裁是"梁祝"故事推陈出新的形式原因,在传统的爱情主题之外的充满现代意识的主题改写是"梁祝"故事不断复活的另一重要原因。

    2015年01期 v.33;No.132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1 ]

社会学研究

  • 社区治理中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

    王瑞华;

    针对当前的社区服务发展形势,应将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于提供专业服务、倡导互助合作、提供决策建议、追求战略结果和推进社区改革等核心职能方面。与此相对应,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中也应扮演好社区治理参与者、多方联动促进者、社会政策影响者、高效服务管理者和发展创新倡导者的专业角色,以提升社区治理的效能。

    2015年01期 v.33;No.132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9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