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小东;
宪法母法论与宪法公法论是关于宪法性质判断的两种最基本观点,并分别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事实与规范层面建立了各自的学说优势。宪法母法论强调宪法承担着塑造政治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双重任务,其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全方位的,并主要通过作为政治路径的立法来实施。宪法公法论强调宪法对国家权力的约束与公民权利的保障,是立宪主义的核心价值,一般只能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并主要通过在司法过程中发挥规范效力来实施。"部门宪法"理念提供了在方法论意义上理解宪法性质的新视角,在宪法的规范效力难以有效发挥的现实背景下,"部门宪法"的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好地助力宪法的实施。
2019年03期 v.37;No.158 23-2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小琴;赵忠东;
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治理呈现法律逐步完善与犯罪持续高发的巨大反差。采用经济学模型对650份侵犯个人信息罪刑事判决书的分析表明,犯罪治理的司法效果欠佳。具体表现为:犯罪黑数大且风险偏低;刑罚适用偏轻且犯罪成本低;利用个人信息实施诈骗犯罪的成功率高且收益大。因此应当调整治理策略,强化预防刑在配刑与量刑中的比重,增加犯罪成本,并建立"堵源、截流、断需"纵向治理体系以提高犯罪风险。
2019年03期 v.37;No.158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勇;
通过《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4条予以释义,对于婚内共同财产分割,请求主体应严格限于夫妻一方。在适用情形上,应将分割规则的适用情形予以扩张,在一方严重阻碍另一方正当行使共同财产管理、处分行为时,类推适用第4条的规定。分割范围应以起诉的夫妻一方的请求内容为限。分割原则可类推适用离婚财产分割的照顾无过错方原则,但应保留生活必需品之使用权。在效力上,坚守共有物分割之立场,不涉及夫妻财产制变更。
2019年03期 v.37;No.158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